时隔37年,中央再次召开城市工作会议,对新时期城市工作进行了战略部署,成为新常态下城市工作的行动指南。 州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体会议紧扣议题,对我州的城市工作也进行了明确定位——就是要产城融合,规、建、管并重,全面提高城镇化水平。
产城融合,怎么融?规建管并重,如何并重?州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体会议给出了明确答案——打造一批支撑城市发展的产业群、产业带和产业链。今后各地将结合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坚持产城融合、产城联动的发展理念,引导城镇建设与特色产业有效融合,积极培育有资源支撑、市场前景广阔、就业吸纳能力强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以产业聚集带动城镇发展,壮大城镇发展的经济基础。海西的城市群建设要以格尔木、德令哈为中心城市,茫崖、都兰为副中心城市,依托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带动城市群成为西部地区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高、创新能力强的发展区域。明确了格尔木要以打造交通枢纽、盐湖城、旅游城为目标,进一步提升战略枢纽地位。德令哈要打造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医疗、金融中心,辐射带动乌兰、天峻城镇发展。确定了德令哈城市扩容、格尔木提升品质,茫崖冷湖合并、建立中国最年轻的县级市,打造青海西部门户城市。都兰强化香日德交通枢纽地位,积极推动撤县建市,成为连接三州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支点。各县镇依托各自优势,打造综合服务型、工业服务型、交通物流型、文化旅游型、商贸服务型和农牧业服务型等特色城镇。
加快自身建设的同时也要引进“外援”,大企业和全社会建设发展新型城镇化的积极性将被充分调动起来,将通过资金贴息、税收优惠等多种形式,引导各类企业积极参与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来,让州内的大企业围绕资源开发和城市发展,为城市的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城市发展“三分建,七分管”。城市管理的好坏,直接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创新城市管理“海西模式”是州委十一届十四次会体会议是为治理“城市病”而给出的“一剂特效药”。这剂“药”不仅针对管理机制体制建设--构建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镇管理体制;建设数字化管理和应急指挥平台,实现城镇管理向规范化、精细化转变,而且是建设城市文化软实力,彰显城市个性与特色;树立新风,培育城市“文明人”、做“城市主人”,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良方”。
目标已然制定,狠抓落实刻不容缓。我们只有将城市发展建设篇做实了、管理篇做细了、“城市人”培育好了,才能在市群建设的蓝图上描绘绚烂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