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3-0012 柴达木日报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德令哈市以党的二十大精神 为引领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马春香 通讯员 吴翔鵾

百年成就无比辉煌,百年大党风华正茂。党的二十大报告吹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号角,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德令哈市将全力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描绘“诗和远方”新画卷 。

多年来,德令哈市文旅事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繁荣发展。文化铸魂、文化赋能和旅游为民、旅游带动作用充分显现,优秀文化影响力持续提升,为加快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市、铸就优秀柴达木文化新辉煌奠定了坚实基础。

深秋时节,漫步河边,河水潺潺,碧波荡漾……走进绿色小城德令哈,你可以在巴音河畔倾听海子诗歌为这座城带来的浪漫故事,可以领略独具特色的柯鲁柯农垦文化风情小镇,可以感悟流光溢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的民间艺术,可以探秘神秘古老的怀头他拉岩画、古柏蓊翳的柏树山、被称之为世界上最后一滴眼泪的哈拉湖和一咸一淡、生态各异、遥相连接的托素湖和可鲁克湖……生态旅游“靓”起来、特色品牌“响”起来、生态资源“活”起来,一幅彰显生态旅游魅力的新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

德令哈市深入推动旅游与文化、生态、体育、科研、产业等深度融合发展,形成层次丰富的文化业态。深度挖掘海子诗歌文化、德都蒙古文化、农垦文化内涵,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以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不断推进文化铸魂、发挥文化赋能作用,并有效结合德令哈城市发展规划,借助文化的独特优势,辐射带动周边文旅发展。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探索开展柏树山生态体验、哈拉湖生态休闲观光游等模式。全力打造青甘藏大环线旅游节点城市,聚焦“现代诗城·浪漫之都”城市定位,启动诗歌主题公园、城市博物馆群、海子诗歌馆等要件改造和4A级景区创建工作,提升景区、住宿、餐饮、交通、旅行社、娱乐购物等行业服务水准。深入挖掘生态旅游资源,打造全域全季旅游新格局,旅游经济跨越式发展,接待旅游人数从2016年的236万人次增长至2019年的412.95万人次,年均增长25.1%;旅游综合收入从12.5亿元增长至22.36亿元。德令哈市旅游业持续保持高速稳定增长良好态势,旅游经济规模逐年扩大,旅游人数和收入屡创新高。

多年来,德令哈非遗保护领域深入践行非遗保护成果惠及大众、融入生活理念,展示非遗之美,传承文化之根,为实现德令哈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工作喜结硕果,再谱新篇。“蒙古族查干萨日(春节)习俗”“马奶酒制作技艺”“海西蒙古族刺绣”“蒙医正骨疗法”等多个项目成功申报非遗项目名录,在“十三五”期间成功申报8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先后建立了省级非遗项目名录5处传承基地,进一步带动本地区传统文化的发展传承工作。与此同时,“青绣”、青海传统曲艺等优秀民间艺术也在柴达木的热土上发展壮大,花繁果硕。

德令哈市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形成了层次丰富的文化业态。以各级媒体及机场、火车站、公交车、加油站等为阵地,以“百景走百城”等省外推介会为平台,以激情穿越柴达木汽车摩托车集结赛、海子诗歌节等特色活动为窗口,持续擦亮和扩大德令哈旅游品牌知名度。通过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省绿化模范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将柯鲁柯农垦文化风情小镇申报为2017年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打造巴音河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等一系列举措,景区基础服务设施持续完善,旅游环境和服务质量不断改善,旅游品质持续提升。

未来,绿色新城德令哈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全局,矢志不渝认真贯彻“融入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重大要求,认真谋划生态旅游发展新思路、新途径,深挖生态资源保护价值、自然景观展示价值、民族历史文化价值,强化要素保障,不断推进金色世界文旅事业向好、向前。

--> 2022-12-06 1 1 柴达木日报 content_16844.html 1 德令哈市以党的二十大精神 为引领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