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浩尔娃 巴图那生) 2月27日至28日,乌兰县举办“红色沃土·丝路情缘”——海西州乌兰县千峰骆驼文化艺术节。
“沙漠之舟”变身“竞技达人”,驼铃声声起,致富门路开。上午10时,身穿民族盛装的农牧民群众骑着骆驼从四面八方赶来,往日荒凉孤寂的草原戈壁马上热闹了起来,数百峰骆驼也昂首挺胸迎来八方宾客。来自内蒙古阿拉善、乌兰县、德令哈市、都兰县等各地区的骆驼养殖户带领自家骆驼参加比赛,观骆驼、骑骆驼、赛骆驼等活动陆续展开。
骆驼赛事分为2—3岁骆驼4公里速度赛、4—5岁骆驼8公里速度赛、成年骆驼10公里速度赛、削鼻棍比赛、搓驼毛绳比赛、种公驼评比、优良骆驼评比等项目,此外还设置了摔跤、射箭、拔河等项目。赛场上,气氛热烈、笑声不断,参赛人员拿出看家本领、全力投入、奋勇争先,裁判员一丝不苟、严谨认真,观众们鼓掌喝彩、呐喊助威……大家竞相发挥各自的特长,比体力、比技巧、比毅力,演绎奋斗与拼搏,尽情享受比赛的乐趣、运动的魅力。
“举办文化艺术节是乌兰县立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主动融入产业‘四地’建设,积极培育地方特色产业品牌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活动中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柴达木双峰驼’形象魅力和独特价值,进一步提升‘柴达木双峰驼’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更好地推动骆驼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乌兰县文体旅游广电局副局长任苏德说。
近年来,乌兰县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以青海省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为契机,坚持走特色化、规模化、有机化发展之路,依托“龙头企业+合作社+牧户”模式,培育壮大柴达木双峰驼养殖及驼乳、驼绒、驼毛、驼肉精深加工和冷链物流运输产业,不断完善骆驼产业链条,激发产业内生动力。全县共存栏柴达木双峰骆驼4420峰,落户驼制品企业2家、合作社4家,建成全省先进的驼乳、驼绒产品加工生产线,骆驼产业成为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我们从阿拉善带来了18峰骆驼参加比赛,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希望我们能继续深化友谊,促进驼文化融合。”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参赛选手伊拉勒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