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马春香 通讯员 罗占征) 自全省“一讲两稳三促”宣讲活动开展以来,我州精心谋划、主动作为,以学透讲清中央、省委一号文件,全力推动2023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聚共识、营氛围、解难题、谋新篇,将党的惠农强农富农政策送到农户庭院炕头、田间地头,不断推动宣讲工作走深走实。
统一思想“聚共识”。制定印发《2023年全州千名干部下乡开展“一讲两稳三促”活动实施方案》,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压实责任。在州委农村牧区工作会议上统筹安排“一号文件”宣讲工作,提出讲透政策、摸清情况、办好实事的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为一号文件宣讲工作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目前,县乡两级召开动员会44次、抽调宣讲干部1382名、组织成立宣讲团218个。
拓展阵地“营氛围”。坚持“群众在哪里,阵地就设在哪里,宣讲就开展到哪里”。一方面结合本地特色,把理论融入青海花儿、小调、快板等中开展文艺汇演,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作用,拍摄各类宣讲视频作品开展政策宣讲,建立“理论+文艺”“解读+表演”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宣讲格局,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凝心聚力“解难题”。始终将宣讲工作的落脚点放在“我为群众办实事”上,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转化为一号文件宣讲工作的具体实践,倾听农牧民合理诉求,根据农牧民新需求开展助农惠农强农服务,指导和讲解农牧业适用技术,为群众排忧解难。
齐心协力“谋新篇”。根据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提出的一系列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政策举措,基层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充分运用乡村振兴试点建设、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等成果和经验,按照“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宜工则工”的思路,结合自身优势找准结合点、切入点,整合各类资金,挖掘发展特色产业,精心谋划产业项目15个,强化与青海油田等派驻企业劳务输出合作,大力发展村级光伏产业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