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柴 薪
杭州的钱塘江汹涌澎湃,巨浪翻滚,荡人心魄,苍茫一片,滚滚东去,而与杭州相距五千里外的德令哈,境内巴音河却是清澈洁净,碧波盈盈,波平浪静,淙淙流淌。
一条河与一个人一样,也有它的出生、归宿和跌宕起伏的命运。钱塘江出新安,流经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蜿蜒流入东海,云蒸霞蔚,浩渺不知所终。
巴音河,源出祁连山系哈尔拜山南坡,流经泽令沟、尕海、戈壁,穿过德令哈,像一条玉带,将德令哈城区一分为二,再一路向南蜿蜒而去,最后注入可鲁克湖。
据《中国地名辞源》记载,“德令哈”系蒙古语“阿力腾德令哈”音译,意为“金色世界”。历史上,古羌族群、吐谷浑王国、吐蕃、东蒙古土默特部、西蒙古和硕特部,都曾进驻柴达木盆地,在这里留下生活的足迹和文化的印痕。可以想象,当年他们第一次在这片浩瀚荒凉的戈壁滩上,发现这条像绿翡翠般晶莹剔透的巴音河,激动的心情一定是难以言表的。他们依偎着巴音河定居下来,巴音河哺育着他们世世代代的生命。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地,巴音河边的德令哈,由一个农牧业村,成长为一个县城,一个欧洲式的新兴城市,成为青海高原上一块摇曳着温馨诗情的绿洲。
从某种意义上说,如今德令哈的知名度,似乎与当代诗人海子有关,与海子那首《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有关。在中国古代的文学长河中,一首隽永的古诗词,让人记住一个城市的例子比比皆是,而一首现代诗捧红一个城市的例子并不多见。
海子,这位孤独的天才诗人,仅仅在德令哈待了一天一夜,写下了一首诗,且令人印象深刻,根深蒂固,长久挥之不去,让德令哈被人铭记,千里万里前来朝圣。这首诗更让德令哈绽放出耀眼夺目的光芒,被誉为柴达木盆地一颗璀璨的明珠。
世间的许多东西是讲缘分的,世上的人也一样。
巴音河和钱塘江,德令哈和杭州,虽然相隔数千里,一东一西,一边是杏花春雨的秀丽江南,一边是昆仑山在左、祁连山在右的高原小城,却因国家的东西部对口支援战略政策而结缘。
从2010年至今,浙江援青共实施改善条件、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特色产业、生态环境、人才智力、基层组织建设和交流、交往、交融等七大类60余个项目。其中,围绕枸杞、牦牛、大棚种植业、特色养殖业等德令哈市的支柱农牧产业,优选精选一批带动性强、特色优势明显的农牧业产业化项目,累计发放农牧业产业化援助资金2765万余元,实施产业帮扶项目84个,促进了农牧业发展和农牧民致富。此外,众人拾柴火焰高,杭州市社会各界共计捐赠约4900万元,助力德令哈市率先实现“脱贫摘帽”,历史性地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援青过程中,“输血”更需“造血”。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资本、农民变股民,“造血”形成的“再生能力”,往往能迸发出更强的力量。从扶贫到保脱贫再到乡村振兴,资金的“放大”,才能撑得起更高水平的投入和需求。
除了资金注入,抓机制,筑平台,做活动,高层联手,民间携手,浙江援青也带来了新理念和新活力,培育了德令哈良好的内生发展动力。十年,从花卉到牧场,从生态畜牧业到浙江产业园,从“空白村”到风情镇,处处可见“浙江援青”的身影,德令哈不再是海子笔下那座荒凉的边陲小城。结缘杭州的德令哈,着眼长期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精准扶贫、绿色发展理念彼此呼应,凝聚起民众的精气神,在德令哈的大地上,写满了携手、努力和奋进的幸福故事。
发生在德令哈的故事,对于从杭州到德令哈的援青人才和干部来说,一生中有这样的经历和际遇也是难以忘怀的。
常常听到他们说起自己援助德令哈的故事,对于他们来说,援青是责任与使命,但在他们的生命中,德令哈也是第二故乡。
今夜我在衢州,不妨摘录他们说过的部分言行,我想不用我多说,似乎已经能说明一切了。
有人说,“行囊落下是故乡。”
有人说,“三年援青路,一生不了情。”
有人说,“从此生命里有了不一样的东西,必将成为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有人说,“我是真的爱上这片土地了,要走的时候,我肯定会掉眼泪的。”
有人说,“我在这里结交了一些朋友,这里的一切能让我铭记一生。”
有人说,“回来后,感觉自己是杭州人,同时也是德令哈人。”
有人说,“青春无悔!留下我许多美好的回忆。”
有人说,“我在这里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有人说,“帮助农牧民朋友,是我最愉快的事情。”
有人说,“骨子里已经把德令哈当成自己的家了,每次从杭州回来,感觉就像回家一样。”
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话,这样的话让我动容,他们的真情和付出,甚至让我流下了感动的眼泪。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一个人在青海待过,便再不能完整地回到故乡。”他们在德令哈生活工作一年半载,甚至三年两载,即便身体回到了家乡,灵魂必有一部分留在德令哈,始终不愿跟随身体归去。
从此,他们的生命里多了牵挂,他们的内心将分为两瓣,一瓣在杭州,一瓣在德令哈。从此,他们不敢独处,不敢回忆,不敢思念,不敢回眸那些美好或美丽、忧伤或忧郁的日子。只有真正在那里生活过、工作过的人们,才会这样刻骨铭心地爱着德令哈那片美丽的土地。
自从2010年起,直至2023年,13年来,浙江与海西两地人民携手成为亲密无间的手足兄弟,两地版图成为书写合作与友谊的感人篇章。在这里,既能看到海西经济社会日新月异、蒸蒸日上的发展成就,又有一批又一批援青干部人才接续奋斗、高原建功的奉献故事。
13年来,浙江省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产业对接为平台,以援青干部人才为纽带,在项目、资金、人才、智力等方面给予海西州全方位支持,共安排援青资金23.7亿元,实施379个援建项目。如今,杭州到德令哈已直飞通航,两地的距离更近了、合作更多了、发展更快了,“航线”连杭德,共筑“山海情”。
“今夜,我在德令哈……”与诗人海子同时代的许多人,都听过他在德令哈发出的孤独自白。35年过去了,因为山海之情,这里早已不再孤独。“金色世界”德令哈,一切都在生长。
对口援青工作高起点推进,援建项目高质量完成,在浙江援青力量的帮助下,海西将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稳。浙江省与海西州,杭州与德令哈,相隔两千多公里,可走在海西的街头,浙江援青印记深深地烙在这座城市的角角落落,浙商的产业开发项目在柴达木盆地上红红火火。
一个城市援助另一个城市,也会把一个城市的基因带到另一个城市,德令哈充满了杭州的味道。从此以后,巴音河两岸,将长留着钱塘江畔杭州援建德令哈干部和人才的一行行足迹,并将在每一个雨天里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