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第二批主题教育启动以来,海西州把“学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贯穿始终,通过建立“分类+分级”区分学习方式、“线上+线下”丰富学习载体、“帮学+促学”提升学习质效3种模式,合力推动主题教育理论学习“提味增鲜”。
“分类+分级”让主题教育理论学习“合口味”。构建上下一体、各有侧重的理论学习体系,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推动主题教育理论学习具体化、差异化、精准化。针对不同层级、不同单位、不同对象,“量身定制”7份主题教育理论学习任务清单,明确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学习内容和方式方法,并对集中学习和党员自学划模块开展分类指导29次,在精准滴灌、强基固本上出实招、谋实策。州、县两级依托党校、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等举办主题教育读书班9期,对626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全覆盖培训,全面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中央和省州委关于开展主题教育的部署要求等内容,帮助党员干部提高思想认识、掌握方式方法、领会核心要义。根据不同领域党员的不同特点,划分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员,乡镇站所、驻寺干部中的党员等6类党员群体,分层次定任务、明责任,在形式载体、方式方法上进行本土化延伸拓展,切实增强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防止“落差温差时差”和“上热中温下冷”。
“线上+线下”让主题教育理论学习“添新味”。充分利用本土特色学习载体,发挥身边典型引领作用,灵活采取形式多样的组织方式、教育方法创新开展主题教育理论学习。用好用活“青海干部网络学院”“海西党建”、远程教育双语资源库等“云上教育”平台和“党课开讲啦”“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等载体,组织学习朱治国、陈永洁、包太燕等先进典型事迹,摄制推出《心路》《“蓝焰”青春》《燕归巢 爱无疆》等“榜样的力量”系列专题片,引导党员对标先进、见贤思齐。根据流动党员、年老体弱党员、离退休党员信息动态更新情况,定制送学上门服务清单594份,通过面对面、手拉手等接地气、具活力、有温度的方式,组织村(社区)“两委”、驻村干部、党员志愿者当好“知识讲解员”和“政策宣传员”,确保每名党员不漏学、不掉队。全州各基层党组织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党性教育93次,依托青藏公路建设指挥部旧址(慕生忠将军楼)、茫崖石棉工业遗址、“昆仑铁骑”党员红色教育基地、乌兰县莫河驼场历史陈列馆等海西本土红色教育基地,引导党员干部自觉经受思想淬炼、锤炼党性修养,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
“帮学+促学”让主题教育理论学习“增鲜味”。压实四级党组织责任,实行“下抓一级、抓深一层”,推动自身学习与帮学促学充分结合,扬长补短互促共进。各市(县)党委分层建立主题教育基层联系点,强化“三级”包联机制,通过138名县级领导干部包乡联村、307名乡镇干部包村联系重点党员、686名村(社区)干部联系党员,指导带动基层党组织切实抓好主题教育理论学习。组织乡镇(街道)党员干部到村(社区)领学带学346次、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在村辅导帮学333次。同时,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干部优势,持续扩大双语帮学帮教的辐射带动作用,凝聚合力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乡镇(街道)党(工)委从本级选派106名优秀党务干部担任党建指导员,一对一对软弱涣散村、两新组织党组织开展专题学习指导,并组织辖区先进党组织和基础工作薄弱的两新组织结成83个对子,采取“支部结对共建”等方式推动理论学习补短板、强弱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