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日报
2021年05月11日
第4版:专版

察尔汗钾盐矿的发现和勘探过程

杨 谦

察尔汗盐湖钾盐矿床,不仅是我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也是世界上罕见的大型内陆盐湖钾盐矿床。它的发现和勘探,是青海省地矿局柴达木综合地质勘查大队在50~60年代对国家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之一。这段艰苦的战斗历程,对老一代地质工作者来说,至今记忆犹新,而对那些未曾经历过的人和今天的年轻一代来说,却是有鲜为人知,有些甚至闻之而不信。

本文主要介绍察尔汗盐湖钾盐矿床的发现和勘探工作的艰辛历程,并以此讴歌老一代地质工作者当年那种无私奉献的柴达木精神。

沉睡万年动地开

柴达木盆地,自然环境十分艰苦,气候寒冷干燥,交通极为困难,曾被外国探险家称之为“世界上最荒凉的地方”,除少数外国探险家出于探险的目的到过这里以外,很少有人类的活动。少数牧民虽在柴达木盆地边缘放牧度日,但对于寸草不生、又缺乏淡水的广阔的盐滩地带,人畜是不敢进入的,尽管蒙古语“柴达木”也是“盐泽”的意思,但对柴达木的盐类矿产资源,仍然是一块未被人类所认识的“处女地”。

察尔汗盐湖的盐类沉积,根据碳14年龄测定,大约是距今3.5—0.8万年沉积的。是我们地质工作者通过艰辛的劳动才揭开它沉睡了万年的面纱。

1955年,西北地质局632队二分队曾对察尔汗盐湖进行了调查,第一次肯定了察尔汗是一个巨大的盐库;1956年,地质学家孙殿卿、关佐蜀、朱夏等指出察尔汗盐层含硼为0.4%,估计含钾10%以上;同年9月,郑锦平等对察尔汗进行了预查,指出察尔汗卤水含钾较高;1957年7月,大柴旦地质队对察尔汗盐湖作了路线调查和取样工作,发现每升卤水中含钾一般为13000毫克;同年9月,由著名化学家柳大纲教授和盐矿地质学家袁见齐教授领导的中国科学院盐湖科学调查队在察尔汗机场西南地区进行钻探和浅槽探时首次发现了光卤石,并指出“卤水中含氯化钾一般达 2%,估算氯化钾储量约2亿吨,达布逊湖水含氯化钾平均在2%以上,估算氯化钾储量为1000万吨”,并提出“必须进行重点深钻(100—500米)”的建议,为下一年转入初步勘探提供了依据。

察尔汗盐湖钾盐矿床的发现,不仅为我国的钾肥工业找到了矿产资源,而且由于它是形成于内陆盐湖中,而内陆盐湖是被国外学者认为是不可能形成钾盐矿床的。因此,它的发现不但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这种情况下,部、局决定第二年立即转入初步勘探。

在当时,盐湖地质对我国的地质工作者来说是一项非常陌生的工作,既缺乏理论知识,也缺少实践经验。但我们深知“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的道理,决心通过实践来会和掌握盐湖勘探的工作方法。我们学习了当时从俄文翻译过来的两本有关盐湖地质工作的书,一本是《盐湖矿床综合调查和勘探方法》,另一本是《盐矿地质与普查勘探》一边学,一边干,开始了对察尔汗盐湖的地质勘探工作。

察尔汗盐湖的面积为5856平方公里,为了工作的方便,把它分成了4个区段,即霍布逊区段、察尔汗区段、达布逊区段和别勒滩区段。而察尔汗和达布逊区段位于中部,距离公路较近,被作为最先勘探地段。1958年开展勘探,1959年又对别勒滩区段进行了初勘。1960年因国民经济处于暂时困难时期而中断了勘探工作。

通过第一阶段的工作,使我们对察尔汗盐湖盐层、矿层的分布规律和氯化钾含量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认识到察尔汗盐湖钾盐矿床是一个以液体为主、固液并存的钾盐矿床。液体矿不仅品位富、埋藏浅,而且储量大,是主要开发对象;而固体矿却品位贫、分散、储量也较少,由于分布不均难于单独开采。前一阶段我们将固体矿作为主要勘探对象,显然不合乎实际情况。为了对液体矿作出评价,又于1965—1966年对晶间卤水进行了勘探,并于1967年提交了勘探报告。两次共为国家提交氧化钾储量3.5亿吨,完成了对察尔汗盐湖的地质勘探工作。

一代英豪创伟业

察尔汗盐湖的地质勘探,在当时那样艰苦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下从勘探周期、钻探进尺效率和施工质量、提交的成果质量和勘探成本来说,都称得上第一流的水平,真正体现了当时“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

察尔汗盐湖的勘探,共投入钻探工作量总进尺为44000余米,钻孔1956个,钻孔间距一般为4公里,部分8—16公里,完成地质水文地质填图面积2万余平方公里。在此过程中,队员们吃过的苦,所遇到的困难,是无法一一记述下来的,这里仅就其中典型事例记述一二。

察尔汗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的腹地,属于极端干旱的地区,气候非常恶劣。夏天炎热,日温差很大。白天中午烈日当空,气温可达摄氏35度以上,工人们经常被晒得头昏目晕;可是到了下半夜,气温可降到4—5度。由于当时使用的钻机都是100米的小型钻机,没有塔布,只有三脚架,既不能避风,也不能遮雨。特别是冬季施工,下半夜的气温降到零下25度以下,刺骨的寒风经常冻得工人们的手脚麻木而失去知觉。当遇到在沼泽地或溶沟带施工,汽车进不去,钻机搬迁全靠肩扛人抬,工人们为了把钻机搬到新的孔位,不得不在上尺深的沼泽地里肩负上百斤的重压艰难地一步一步前进,付出了艰苦的劳动。湖水里施工更为困难,钻机的基台木都泡在卤水里,上班的工人都是穿着水裤,一连8个小时只能在卤水里站着,无法坐下来休息片刻。有时上下夜班碰上刮风天气,就会迷失方向。有一次,下夜班的工人撑着木筏在达布逊湖里漂游了一夜,直到第二天天亮,他们才发现木筏停在了达布逊湖的东岸,距住地已有30多公里远了。

在察尔汗盐滩工作,一切生活用水和外面用的冷却水都要从100多公里远的格尔木市用汽车拉运, 淡水显得特别珍贵。为了节约淡水,人人都自觉地限制用水。他们总是把早上洗脸用过的水存起来,等到下班回来再用。

茫茫盐滩,地面崎岖不平,行走十分困难。钻工们上下班一般都要走8—10公里,需2—3小时。上夜班的同志只有靠住地的标志灯才能辨别方向。当遇到刮风,即使白天也会迷路。1960年2月,我们的一个医生就是因为迷失了方向而丧生的。

这个同志名叫廖家伯,他是1959年从西宁卫生学校毕业分配来我队工作的学生,1960年被分到察尔汗分队值班。这个青年小伙子,抱着为建设柴达木而献身的满腔热情全心全意为工人们看病,深受工人们的欢迎。2月份的一天下午,他只身背着药箱上钻机巡回看病。从分队部到钻机有15公里距离, 步行需3小时左右,因此他没有带干粮和水。走到半路上遇到狂风,迷失了方向,天渐渐黑了,他走呀走呀,不知走了多久的时间,也不知走了多少路,由于饥寒交加,筋疲力尽,终于支持不住而倒下了。第二天,分队部得知小廖失踪的消息,派出人和车四处寻找,一连数天毫无结果。直到一年以后,一个从诺木洪农场逃出来的劳改犯在途中发现了小廖的尸体,并从他身上找到了小廖的工作证,这才找到了小廖的下落。

察尔汗盐湖外围地质普查工作也是极为艰苦的。由于外围地区多系沼泽地,汽车不能进去,马匹也难以生存,普查人员只有靠两条腿步行。此外,因路线较长,一天不能往返,只能采取轻装突击的办法完成任务。地质工作都为了完成普查填图任务,经常是披上一件老羊皮大衣,带上一壶水和干粮跑路线,饿了吃一口馒头,渴了喝一口凉开水,一天要跑 30公里以上,哪里黑了就在哪里过夜。夜晚, 用皮大衣把身子一裹,躺在盐滩上睡上一觉,第二天天亮了又继续工作,直到完成任务。这就是野外地质工作者的生活。

地质工作是艰苦的,盐湖地质工作更为艰苦,这是搞过盐湖地质工作的人普遍反映。尽管当时的条件是那样的苦,任务又是那样的艰巨,勘探队员们始终发扬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科学务实,团结奋斗”的柴达木精神和地质工作者的“三光荣”精神,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和最小的成本完成了察尔汗盐湖钾盐矿床的勘探任务,为察尔汗盐湖的开发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建立了不朽的业绩。

从勘探周期来讲,该矿从1957年发现到1967年提交储量勘探报告,历时9年,期间因三年困难时期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中断工作4年多,因此实际工作时间只有4年多。每年平均完成钻探进尺1万余米,这种勘探周期在国内是第一流的。

当时工人们所表现出来的那种革命干劲,也是前所未有的,就拿当时在察尔汗施工的“五八”号钻机来说,在当时那种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创造了台月进尺双千米的全国最高纪录,被评为先进集体出席了 1959 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群英会。

勘探质量也是相当高的。对于这个矿床的地质储量,有人怀疑报告提交的储量的可靠性,认为储量计算所使用的参数不准确,要求进行验证。经1982年化工部化学矿产地质研究院对察尔汗区段的首采区所作的验证,1987年我队对别勒滩区段的储量参数所作的验证,都证明原来储量勘探报告中所提供的各种储量计算参数是完全可靠的,其误差均在允许范围以内。

再从勘探成本来说,都是最低的,据有关部门统计,该矿床的勘探成本总投资为600万元,单以主矿种氯化钾储量计算,每吨氯化钾的勘探成本只有2分钱左右,如果再加上其它伴生矿产的潜在价值计算,那么其勘探成本就更低了。

察尔汗盐湖的勘探,不仅高质量地为国家提交了一个大型钾盐矿产基地,同时还提交了硼、锂、镁、石盐、铷、铯等伴生矿产,各矿种的储量规模也均达到大或中型矿产地。此外,勘探工作所获得的大量有关矿区地质、水文、地层、构造等多学科的基础地质资料,是今后该地区从事科学研究和经济开发所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料。根据这些资料,我国盐湖地质科学工作者,在我国著名盐矿地质学家袁见齐教授领导下所总结出的“大陆盐湖钾盐成矿理论”,是对世界钾盐成矿理论的重要贡献。

察尔汗盐湖钾盐矿床的勘探成果,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的充分体现,也是“柴达木精神” 的充分体现。

创业精神传万代

察尔汗盐湖的勘探成果带来了察尔汗今天的开发景象,也带来了格尔木市和柴达木的今天繁荣。而当年在勘探工作中,工人、干部和地质人员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冲天的革命干劲和艰苦奋斗的“柴达木精神”,也应作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世世代代传下去,并使之发扬光大。

地质工作是一种艰苦的工作,而柴达木盆地的地质工作更为艰苦。然而,它却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可缺少的。因此,地质工作是“尖兵”,是“先行军”,充分体现了它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真正地位。

一个地区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矿产资源,一个国家的经济腾飞也有赖于丰富的矿产资源。不难设想,如果没有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广大的老一辈地质工作者的辛勤劳动探明的像察尔汗钾矿床、锡铁山铅锌矿床、大小柴旦湖硼矿床、茫崖石棉矿床、一里坪和东西台吉乃尔锂矿床等一大批大、中型矿产地, 柴达木能有今天的发展形势吗?格尔木市会有今天吗?

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建国立业的一大法宝,也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可缺少的条件。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柴达木精神”,为祖国和人民找到更多、更大的矿产基地,为地质事业的发展,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系青海省柴达木综合地质勘查大队高级工程师)

© 版权所有 柴达木日报社
柴达木日报主办 地址:中国青海省德令哈市柴达木东路 邮编:817000 电话:0977-8227325 8226323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所有内容为柴达木日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2021-05-11 1 1 柴达木日报 c68811.html 1 察尔汗钾盐矿的发现和勘探过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