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吴婷婷 通讯员 西人社宣) 为进一步规范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的积极作用,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和重点群体就业,州人社局不断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切实加强对公益性岗位人员的管理和监督,持续推动全州公益性岗位人员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完善管理制度,强化岗位规范使用。严格开展人员身份核实认定,确保依法依规安置符合条件人员。截至目前,全州共开发公益性岗位2840个。牵头联合相关部门加强对公益性岗位用人单位岗位使用情况、人员管理、工资保障的监管检查,纳入实名制台账管理,强化实名制动态管理,避免一人多岗等岗位设置违规现象。充分利用“金保工程”信息管理功能,建立公益性岗位数据表,做好各类公益性岗位统计分析,按月度报送有关情况,实时掌握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在岗服务时限,按规定实现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有序流转,形成良性循环。
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岗位发挥效应。公开发布岗位招聘信息,规范开展人员招用,接受社会各方监督。招用符合安置政策条件的人员,组织好上岗资格认定、人岗匹配和拟招用人员公示等工作,接受社会监督。为帮助公益性岗位人员掌握相关工作技能,尽快上岗,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积极推荐企业吸纳,帮助灵活就业,扶持自主创业,同时落实好税费减免、社会保险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等政策,使其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尽快适应社会发展,重新实现稳定就业。
加强资金保障,明确岗位工资待遇。为保障公益性岗位人员工资待遇,严格落实最新最低工资标准,将城乡公益性岗位资金列入“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资金,按时申请省级就业资金承担的岗位补贴70%,积极落实地方财政配套补贴资金30%,同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积极引导各用人单位按照社会平均工资为公益性岗位安置人员办理了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做到确保补贴发放可查询、可追溯、可监督,确保资金按月发放、按月缴纳到位,确保补贴资金发挥最大效益。